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地委和县委关于做好脱贫攻坚的相关要求,我村党总支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为进一步实现农户收入持续稳定增收,我村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产业扶贫,为贫困农户家庭脱贫增收。
一、基本情况
尤喀克兰干村距乡政府5公里,距疏附县城15公里,位于布拉克苏乡以北、疏附县以南,盖孜河自西北缘绕村而过,河泉水资源丰富。我村为全县61个贫困村之一,全村占地总面积3.796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共计554户2127人(农村户籍543户2086人),耕地面积4717亩,其中30年承包土地3114亩,人均1.46亩。主要发展种植业、畜牧业为主。我村为进一步实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为此转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2019年种植蔬菜900余亩,种植西甜瓜450余亩,贫困户种植蔬菜每亩还享受300-500元补贴。西瓜成熟时以每公斤1元的价格有收购商进行收购,销往广州;目前辣椒每亩收入达4000余元,通过转变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相比传统的种植小麦玉米每亩增收至少1500元。我村现有牛约1319头,羊2100头,家禽2万余羽,2019年为贫困户发放鸡7200只、鹅1770只,后期准备发放鸽子,提高农户庭院利用率,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二、特色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决的,我们要从中找到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下力气狠抓,围绕“大力发特色产业,持续稳定增收”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着力调整优化我村的特色产业结构,形成遵循市场规律的产业结构,从而提升我村的综合实力,改变我村的贫穷面貌。
(一)习惯性种植传统作物。长期以往的种植小麦、玉米使农户对种植这些传统作物产生了一种惯性,因为对于种植这些传统作物对农户来讲相对于蔬菜、瓜果这种经济作物种植起来比较简单、省事儿而且不需要较高的种植技术作为支撑,而对于一些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的农户对于转变这种种植模式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二)种植技术的缺乏。大部分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低,文化水平不够高,大部分农户一直以来都是靠畜牧养殖来当作主要经济来源,受传统观念影响导致种植业的落后,在加上没有经过系统的种植技术的学习,农户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市场的供应无法保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三)没有畅通的销售渠道。过于分散的小农经济无法对现有市场进行开拓,产品质量底、产品不集中导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各个农户家庭的种植作物的产量不同,作物有的早熟有的晚熟,且产品质量不一,每家每户产量不一。而在收购商要求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同时,农户很难满足要求所以这些原因导致在消费者面前没有竞争力,自己种植的作物也很难全部销售出去。
三、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我村将继续贯彻党的富民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针对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努力促使我村特色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加强宣传,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推进对农户的宣传引导工作,转变农户的观念。把种植发展特色产业的好处传达给各个农户家庭,要帮他们把账算清楚、算明白,让他们深刻了解发展特种植能给他们带来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另外要带动农户的积极性,切实的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要把劳动致富、劳动光荣的思想传达到位。“等、靠、要”思想一日不除,脱贫攻坚就难以实现。激发内生动力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利用周一“三结合”、农牧民夜校,宣传各类惠民政策;拿出部分村集体收入作为脱贫攻坚奖补资金,对发展特色种植表现优秀的村民进行重奖,激励全村居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二)推进开展种植技能培训。要加大对农户的种植技术的培训,由上级部门进行协调,邀请一些技术型人才来我村对农户进行培训相关知识,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运用实地教学,手把手的教给农户。形成有技术支撑、系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把散落的农田规划产业基地,统一生产统一出售,为进一步的开拓市场打好基础。
(三)兴办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的扶持力度,兴办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产业市场化规律,延长产业链条,挖掘产业深加工,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增加农户的收入。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不遗余力做大做强产业,必须按着市场化运作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重点要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企业为支柱,以产业基地为基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努力形成“支部+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格局。由企业对我村农户签订订单,统一种植统一出售,确保产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同时,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四)形成品牌,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对我村的产品形成品牌,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加大品牌创意投入。要想在市场中占据地位,产品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除了要求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还要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上下功夫,加大创意产品的投入。同时,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以及在各种公共场所大力进行宣传推介,努力打造叫得响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品牌。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