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技法”教学立足何处?——以议论文“开头”的教学为例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着力于培养高中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技法”指导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抛开写作意图的作文技法教学,是教者一厢情愿的“填鸭”硬灌;学生只得到一堆关于“技法”的概念,助长的是虚有其表的炫技之风,而由“意”到“象”的思维过程的缺乏,导致的文章内在思维层次的混乱。
作文的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应该对写作这一复杂的思维活动做本源性的追溯:我想要表达什么?我要表达的内容与现实有何关联?我要表达的内容有何意义?我的潜在读者对什么陌生?我有何办法可以使之清楚知道我的意图?我有何办法可以使读者对我讲的内容印象深刻,乃至认同?只有引导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有本能的直觉思考,学生的才真正具备写作能力,我们的作文教学给予学生的才是源头活水。
以作文开头为例。很多时候,我们主张“开门见山”,因为这样可以“落笔扣题”;而很多学生对“开门见山”停留在“字数无需太多”的层次上。但是这些直截了当的话应该呈现什么呢?我们教给学生“引用经典”,因为这样可以“彰显底蕴”;而学生不理解引用的内容要与主题相关,很多学生对“引用经典”停留在掉书袋上。但是这些经典对自己的写作是真的“应景”的吗?我们主张“妙用修辞”,因为这样可以“韵味悠长”;而学生在写作时还没想好自己要表达什么,先想的是如何在开头写出一组排比句,试图“扮靓开头”。这岂不是食材没备好,就在先在调料上花功夫吗?谬之大矣。
为什么作文要有开头?抛开吸引读者、奠定基调等较为表层的作用外,作为一种书面的语言交际活动,对一篇议论文而言,其基础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引出下文,一是提出观点。所以,作文的开头应该由写作意图出发,整体布局,推演演绎,让开头为表达全文意旨服务。以下从思维路径的角度,殊举几例:
一是由“意”具“象”。具体来讲就是化虚为实,随“意”赋“形”,即用形象、具体的内容去呈现抽象的道理。我们可以设置具体的场景,可以描述具体的生活现象,可以借助具体的物象类比。
例①:当做着卑微的工作,却视之为艺术创造的源泉,这便是境界之别;当面对同样的挫折,却能看到背后的本质,这便是视野之异。视野的窄阔,境界的高低都是源于人们的思考的深浅。自然,视野与境界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同。——《视野、境界决定认知》
例②:成功不是路边的小石子随处可捡,也不是田间的小草随意可觅;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只有历经荆棘的考验,才能品味到成功之花的芳香。——《经历挫折才能成功》
【点评】在做着卑微的工作,在面对挫折时,视野与境界恰能体现,故开篇先引导读者关注生活体验。而挫折与成功的关系正如红玫瑰与针刺荆棘的关系,如此类比,化抽象为形象,自然妥帖。
二是由“彼”及“此”。具体来讲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从他人、材料等处表达的内容开始引入话题,或顺势赞同,或反弹琵琶,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引用名言、俗语、寓言等,可以由材料分析自然过渡。
例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日景色自古以来,大致相同,刘禹锡却有别样体会。这正是因为,境界差异决定看到的人生路上的风景。——《视野、境界决定认知》
例②:身处油锅,青蛙奋力一跃,化险为夷;面对温水,青蛙得意忘形,终至丧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温水的安逸让青蛙丧失的警惕,不能意识到危险的到来。人类也是一样,安逸的环境会让人沉沦,而忧患能促使人奋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作文材料为“温水煮青蛙”事例)
【点评】刘禹锡境界常人有别,面对秋景有别样体会,这就是“境界决定认知”的直观体现,由此及彼,引入话题。材料中“温水煮青蛙”的故事耳熟能详,我们抓住要点,点出矛盾,引发思考,加以分析,自然而然提出观点。三是由“端”溯“源”。具体来讲就是提请注意,追问根源,即从强调突出人们已知事实入手,或设问启发,或展现矛盾,引导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申明话题的重要性,对潜在读者的普遍相关性。
例①:自信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是人们的行为动力,自信是成功的保证。古往今来,无数人在自信中走向成功,无数人因缺乏自信而走向失败。那么,自信从何而来呢?真正的自信来自于自身实力。——《自信来自于实力》
例②: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挫折在我们的人生中不可避免,面临挫折是人生的常态。挫折对我们的人生意味着什么?挫折往往伴随着悲伤与痛苦,但很多时候挫折对我们也有积极意义:挫折,使我们的人生更精彩。——《挫折使人生更精彩》
【点评】挫折是人生的常态,自信是我们的追求,两者都是我们人生字典中的主题词,谈起这些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从“共情”走向“共识”,这是日常交流的技巧,也是文章写作、观点输出的一般思路。
四是由“表”及“里”。具体来讲就是解释概念,说明“关系”,即从明确定义、阐明概念的内涵入手,首先达成认识上的一致,找到可供分析的“点”,并就此提出自己的理解。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对观点先进行概念的分解。
例①:挫折是什么?挫折就是人生中的逆境,是人生之路上难以翻越的山峰,是难以逾越沟谷。人生不如意十八九,挫折难以避免;挫折总是往往伴随着悲伤与痛苦,往往与失败与泪水相联系。挫折都应该被厌弃吗?其实换个角度想想,挫折也未必是坏事;挫折,使我们的人生更精彩。——《挫折使人生更精彩》
例②:视野,是目力所及的范围;境界,是思想觉悟的修为。视野有窄阔之别,境界有高低之异。世界都一样,但有人见其凡俗,有人见其优美,有人见其表层,有人却见其深刻。这一切,都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野和境界。——《视野、境界决定认知》
【点评】议论的本质作用是提升认识,挖掘深藏在概念之下的意义,将打开一个新的广阔的认识空间。对“挫折”“视野”“境界”的重新定义,展现观点内部可供讨论的要点,能够从新的角度提升对观点的认识。以生为本,发展思维,这应该是作文教学的基本常识;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也难免“披‘金’拣‘沙’”,忽略了思维路径的启发与引导这一立足点,在“技法”的枝头繁花中迷乱了双眼,而忽略了长木之“本”的培育。所以,在写作“技法”指导之外,关注学生思维的起点,呈现实现写作目的的思维路径,尊重学生表达的本源,学生才会告别碎片、拼贴式的思维,在感性体认的基础上形成写作的整体能力。
综上所述,议论文的开头,对于作文的成败举足轻重,考场作文,更是如此。对应试者而言,时间紧,压力大,构思要快,下笔要快,有的因为找不到恰当的切入点,打不开文思的泉眼,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而耽误宝贵的时间,影响作文水平的发挥;对阅卷者而言,最先跃入他视野的是一篇作文的题目和开头部分,第一印象足以左右他对整篇文章的评判。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托尔斯泰是很重视作品的开头的,《战争与和平》的开头,他先后经过15次的反复修改,才感到满意。《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他曾经用了十种不同的写法,最后才确定下来的。古人认为文章的结构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那意思是说,开头要像凤凰的脑袋,漂亮、优美。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