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年级:中专专业:企业管理姓名:王立苍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通过从企业内部和政府两方面的分析,认为中小企业自身应从完善发展机制、提高企业素质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增强实力,政府则应在政策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适当扶持,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有1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到2014年末,全国60%的工业产值和40%的实现利税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还解决了全国75%的劳动者就业问题;我国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约60%来源于中小企业。可见,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在继续发展中正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本文试图从企业内外两个角度着手分析,提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在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尚是一种弱质经济,由于外部环境和企业规模、技术等原因,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致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问题突出表现在:(1)管理水平低下,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2)生产盲目性大,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低;(3)劳动力密集,高层次人才资源流失严重;(4)资金严重不足,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等等。此外,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我国历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重视不够,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法律保障体系及社会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也从客观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1. 中小企业自身应采取的措施。
(1)中小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装备落后、职工素质低、人才匮乏、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为此,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水平,从而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高职工的技术熟练水平,加速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过技术创新,改变技术设备落后的现状,增强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以期熟练地驾驭市场。
(2)加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企业要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就必须首先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企业改制可以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各中小企业应从实际出发,从自身条件出发,选择适应的企业发展机制,明确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制定灵活的生产经营机制,促进企业的发展。
(3)培养管理创新的能力。中小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管理组织能力,在生产管理上处于混乱状态,在组织经营上处于无序状态。产前没有市场调查和研究,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产中没有生产控制,没有营销策略;产后没有
售后服务等等。管理创新应包括人事管理、营销管理、组织管理、风险管理等方
面的创新。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创新,提高管理透明度,健全民主管理渠道,
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职工潜能、调动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根据
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管理方式、经营手段,有效地抵制市场风险,增强企
业市场竞争力。
2. 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1)制定和完善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小
企业的宏观调控不是干预,而主要是通过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走
出困境,扶植中小企业发展。主要相关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产业政策。国
家各项产业政策中应当有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从事国家急需发展产业的专门政
策措施,促进中小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中小企业合理布局。②税收政策。由
于中小企业相对大企业来说实力弱、生产率低,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能
力,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作用,政府应在财税政策
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取消按所有制性质和经济性质制定的
税收政策优惠,坚持税收优惠按国家产业政策向农业、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应税销售额标准,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只要有固定场所,
财务制度健全,遵守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规章制度,没有偷税行为,都应享受一
般纳税人待遇;允许个人独资和合伙中小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进
行选择,消除私有中小企业主双重纳税现象等。③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小企业
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就在于它们是否能通过优化企业资源的组
合以获取持久竞争优势。为了获得这种优势,小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小企业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必须意识到技术创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愿意承担风险,并
且能够获得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因此,政府可以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2)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融资支持。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建立为小企
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仿效国外做法,由中央财政拨款,或由中央
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也可委托现有商业银行办理小企
业政策性融资业务,这类金融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而是执行扶持小企业发展的
政策,保证贷款的专项使用,真正体现支持小企业发展的目的。②成立中小企业
贷款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如设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或组建
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为中小企业担保获得金融机构贷款。③开拓中小企业
直接融资渠道。
(3)创建为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社会化服务系统。社会化服务系统的发展是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可以完成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
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联系,以及企业行为的日常监督等职能。
我国经济处于转轨时期,对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中小企业来说,健全
的社会化服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可以创办中小企业联合会、企业服
务中心和企业网络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这些服务机构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市
场、技术、出口、人才、协作等信息,另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理财、投资、工
程设计、会计和税务代理以及广告等咨询和服务,并负责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
协调和政策制定。
第二篇: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专科工商管理
[摘要] ……此处隐藏5292个字……易增长方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加强对我国贸易集约化的转变,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同时关注环境的变化,并且需要提高我国企业的自身竞争能力,从根本上走集约型增长道路,切实从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利。
[关键词]外贸增长方式高新技术 服务贸易
前言
“十一五规划”提出全面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就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提出的。当前,巨额贸易顺差使得中国的贸易摩擦加剧,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目标的迫切需要。
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经济学解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对外贸体制进行改革,受重商主义的奖入限出的影响,国家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这种改革适应了当时国家加快经济建设,释放剩余生产力和获取外汇的要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国际贸易的理论的一个动态理论,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作为创新国率先进行生产并出口某一产品到国际市场,在产品达到成长期时,达到最大进口量后选择出口;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进口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进口该产品,而且进口该产品的时间较长,之后才开始生产、进口该产品,但此时大多数产品已到了成熟期,产品的价格也就相应的降低,减少了产品出口利润所得。由此可见,我国的粗放型外贸增长大大降低了贸易效益,转变成为必然。
二、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随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美元持续疲软,人民币不断升值,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出口产品朝着高附加值转变。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仍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虽然在积极引入外资的大潮中的确引入了一批相对我国而言的先进技术,但其中许多技术处于技术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甚至衰退期,并不是当前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同时,我国针对国际市场的信息反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2.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不协调。在世界经济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的时候,服务业发展水平将更能体现一国的综合竞争力。中国是一个商品贸易大国,服务贸易规模却不突出,3.贸易高度增长的资源与环境代价日益提高。环境恶化的代价无法显示在产品交易的成本中,因此外贸增长过程伴随着“负外部性”,致使贸易品企业边际效益与边际社会效益、企业边际成本与
边际社会成本严重背离,付出了很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代价。4.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无品牌意识。认为创品牌既有经济负担还要承担风险,没有从企业的长期发展考虑,安于现状,在这个品牌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不断被打压利润空间。
三、推动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2014年6月18日,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宣布自2014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从长远来看,正是对增强我国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并出口的有力促进。
1.将环境可持续性融入外贸增长政策之中。提高全社会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促进向高效益的集约型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我国在调整国内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完善重要资源保障制度,调整国内投资结构、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逐渐改变我国传统的以资源高消耗拉动外贸增长的进出口方式。2.重视科技兴贸。树立“科技兴贸”的思想,充分发挥知识资本在出口贸易中的作用。(1)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政策。我国的科技产品大部分处于其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我们应遵守动态比较利益中“扬长避短,发展优势”的原则,发展劳动——技术混合密集型产业增加资金投入,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知识经济的成长,不断提高知识技术含量,使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可以及时随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而变化。(2)建立科研与市场的中介机构,推动技术商品化。为使科技成果商品化,引导企业利用高技术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产品,我国应建立起富有效率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和市场咨询机构,使企业和科研机构能紧密结合,及时捕捉国际市场上新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最新动态。3.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新形势下我国要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推进服务贸易立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健全服务贸易支撑体系,增加服务贸易进口,鼓励城乡居民扩大国外消费。通过服务业的合资合作,培育和发展我国新兴的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效率。4.鼓励国内企业打造自主出口品牌,提高出口经济效益。(1)企业应增强品牌保护意识,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在一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领域和若干技术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品牌竞争,加强品牌在境外的注册工作,使名牌产品获得法律保护。(2)我国企业要认真对待自主品牌培养,进行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出口商品的高质量、高效用,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达到竞争的目的,在国际市场上树立本企业的品牌信誉。(3)以名牌为龙头形成产业集群。利用集群效用,把握机会,做好市场营销,扩大产品知名度,提高品牌竞争力。
四、结论
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目标的迫切需要。因此我国要在外贸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对外贸易集约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版
第五篇: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
员遵循的共同意识、
价值观念、
职业道德、
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schein,1984)
,
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
理模式。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
终极作用,
在于使企业在认识自身、
人性和事务演变的客观规律基础上,
系统思
考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从而实现企业长期存在。
简单地讲,
企业文化是
企业在考虑如何成为一个百年老店、如何获得尊敬时面临的课题。
欢迎阅读其他范文: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目录
企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文档为doc格式